<aside> 💡 《翦商》是一部考古推理書籍,基於考古事實,對夏商的狀況開展了腦洞大開的推理。但又合乎考古發現的邏輯,即便考古大家許宏都挑不出什麽硬傷,並還爲之作序。既然是基於青銅時代的考古,其中提及的青銅器自然非常多,名稱在當代多不常用,難以準確讀出,因此在這裏從網上收集相關資料作一個整理。

</aside>

中國青銅器是中國在夏商周時期的文化與科技的代表,具有特殊的社會地位,是森嚴等級制度的產物。中國青銅器最早出現於公元前五千年,到漢代逐漸由鐵器所取代,中國的青銅時代跨越了約三千年的歷史長河。青銅合金主要以銅-錫-鉛為主要原料。 補充1:純銅熔點高,熔化后流動性差,并且太軟。加入錫可以降低熔點,增加流動性,加入鉛后硬度增加,但是加太多會太脆。 補充2:彝(yí)器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中的祭器。後來彝器成了中國商周時期青銅禮器的泛稱。

青銅食器(簋、

青銅食器·簋(guǐ)

青銅食器·簋·形制

簋的數量繁多,形制相當多樣。其器形的共同點是圓口、圓腹、有圈足,而差異主要集中在足、腹、耳的形制變化。足可以分成三類:純圈足,圈足下接方座,圈足下附三足。腹可以分成四類:碗缽形,束頸、下腹鼓起、腹壁有起伏;盂盆形,腹壁基本平直;罐形,腹部鼓起、口沿內收、通常有蓋;豆形,腹部相對較淺、圈足較高。耳主要可以分為無耳、半環耳、附耳、獸首銜環耳,此外還有貫耳、小環耳、龍耳等。通常為雙耳,也可能有四耳。簋早期大多無蓋,西周中期後多有蓋,進食時可以從簋中取出食物放在仰置的蓋上食用。

青銅簋最常見的形制是碗缽形半環耳圈足簋罐形半環耳附足簋盂盆形無耳圈足簋碗缽形半環耳方座簋

青銅食器·簋·图例

碗缽形、雙半環耳、無蓋、圈足簋,大都會博物館藏

碗缽形、雙半環耳、無蓋、圈足簋,大都會博物館藏

西周青銅簋,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

西周青銅簋,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

罐形、雙半環耳、有蓋、附足簋,河南博物院藏

罐形、雙半環耳、有蓋、附足簋,河南博物院藏

盂盆形、無耳、無蓋、圈足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盂盆形、無耳、無蓋、圈足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碗缽形、雙半環耳、無蓋、方座簋,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碗缽形、雙半環耳、無蓋、方座簋,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豆形、四半環耳、有蓋、方座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豆形、四半環耳、有蓋、方座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盂盆形、雙附耳、無蓋、圈足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盂盆形、雙附耳、無蓋、圈足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碗缽形、雙龍耳、有蓋、方座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碗缽形、雙龍耳、有蓋、方座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罐形、雙獸首銜環耳、有蓋、附足簋,大都會博物館藏

罐形、雙獸首銜環耳、有蓋、附足簋,大都會博物館藏

青銅食器·簋·功用

根據儒家典籍,簋的用途是盛放黍稷等穀物飯食。但考古發掘的一些銅簋裝有獸骨,或從殘留物中檢測出動物蛋白。據推測,簋在早期盛放食物較為多樣,有肉食、糧食、羹等,西周中期之後才單一化,專門盛放穀物飯食。

周人建立起了與殷商文化不同的、以炊食器為中心的器用制度,尤其是以鼎和簋為核心的列器制度。鼎和簋都用來盛放主要食物,鼎盛肉食,簋盛糧食,常常配合使用。鼎簋相配有一定的禮數要求,鼎的數量通常為奇數,簋的數量通常為偶數。一組形制、大小、紋飾相同的簋稱為「列簋」。西周早期,列簋的數量不多,之後逐漸發展,到兩周之際,已經占到出土銅簋的90%。

俞偉超根據《三禮》進行考訂,認為「對正鼎而言,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一鼎無簋,是周代常制」。但儒家典籍反應的主要是兩周之際的理想規定,不能代表西周古禮或實際運用的情形,考古發掘中經常有不與此對應的情況。

青銅食器·簠(fǔ)

青銅食器·簠·形制

簠的器形特點是:覆斗狀,橫截面為長方形,大口;有足,通常為帶缺口的矩形圈足;短邊上通常有環耳或半環耳;有蓋,器、蓋通常同形,可以扣合。腹壁有兩種形制,一種斜直,一種內折下收。

周象首紋簠,首都博物館藏。腹壁斜直

周象首紋簠,首都博物館藏。腹壁斜直

青銅食器·簠·历史

已知年代最早的簠出現在西周早期的王畿附近(今陝西寶雞一帶),由青銅簋、尤其是方座簋派生而來,也是西周文化重食(相對不重酒)文化的產物。西周中期,簋仍占據盛穀食器的主流,又出現了新興的盨,再加上周穆王修典,簠的發展空間受到擠壓。直到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青銅簠才迎來大發展。隨著青銅敦、青銅盒興起,以及青銅方蓋豆地位提升,青銅簠開始衰落,在秦統一六國後終於消亡。

Powered by Fruition